最近登革熱的疫情在南部地區發燒,出血性登革熱病例數持續增加,家中有高血壓、糖尿病、腎臟疾病等慢性病的患者,一定要做好防蚊措施,家中也要多注意環境的衛生,冰箱底盤、花瓶、水盤、廢棄輪胎、空瓶等容易積水的容器,都要清理乾淨,出門盡量穿長袖衣物,避免被蚊蟲叮咬。
◎登革熱的感染方式
登革熱是一種藉由病媒蚊叮咬而感染的集性傳染病,不會直接人傳人,不會經由空氣或接觸而感染。
◎哪種蚊子會傳染
台灣地區主要的病媒蚊是埃及斑蚊及白線斑蚊,主要特徵是身體、腳都是黑色加上白色斑紋。
*埃及斑蚊:喜歡棲息在室內陰暗、潮濕、不通風的角落,因此要多注意廚房、臥室的牆角、窗簾。
*白線斑蚊:棲息在室外較多,樹林、草叢、竹林、空屋、盆栽、堆放雜物等陰涼處。
◎登革熱的潛伏期
一般人半感染病毒約5-8天後開始發病,病患發病前一天到發病後第5天,血液中都會存有登革熱病毒,此時若被病媒蚊叮咬,病媒蚊就會帶著病毒,病毒在體內繁殖約8-12天後開始具有傳染力,而且這會一直有傳播病毒的能力。
◎登革熱會出現哪些症狀
有些人被感染後不會有症狀,稱為不顯性或無症狀感染。
*典型登革熱:較不具危險性,死亡率低,多為初次感染者。典型症狀為突發性高燒(39-40℃)、眼窩、肌肉、關節或骨頭痠痛,紅疹會由軀體向臉及手腳蔓延。
*出血性登革熱:死亡率高,多為兩次以上重複感染而發病。患者除了典型登革熱的症狀之外,伴隨著噁心、嘔吐、疲倦等症狀之外,還會出現流鼻血、吐血、血便、血尿等出血症狀,出血時間通常在發燒將退時發生,嚴重者甚至引起胸腹積水,可能會導致心肺衰竭及休克死亡。
若有以上症狀,請務必提高警覺,尋找醫師診治。
◎預防登革熱
登革熱是以病媒蚊傳播病毒的地區性病毒,一旦有登革熱病毒進入社區,生活的環境就要避免病媒蚊孳生,因此平常要做好清潔工作。
1)修理紗窗、紗門,避免蚊子進入室內。
2)清理積水容器,避免蚊蟲滋生。
3)陰暗、潮濕處,可放置捕蚊燈。
4)到公園、市場等戶外,穿著淺色的長袖衣物。
5)適量塗抹防蚊液,避免蚊蟲叮咬。
健康小提示:
1.本文純為生活保健等健康資訊分享,非醫療單位經驗,內容僅供參考。
2.因個人體質與症狀不同,若您有相關問題,建議您諮詢專業醫師、藥師或營養師。
3.本文來源自網路、書籍等資訊整理,若有不適或疑慮,請來信告知,我們會盡快刪除。
光量生技-蔬食伊甸園 編輯
參考資料:郭綜合醫院、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、NOWnews、三軍總醫院、尚捷醫學檢驗專業網站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