目前分類:生活保健 (26)

瀏覽方式: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
相片:【寒冬來襲,保暖這樣做】 過了立冬之後,全台明顯感受到氣溫驟降,白天和晚上溫差大,一不小心就會感冒了,做好正確的保暖工作,預防受寒是抗寒的保養之道。 1.頭部保暖 若不注意頭部保暖,很容易引發鼻炎、頭痛、感冒、牙痛、三叉神經痛等病,甚至更嚴重的是易誘發腦血管疾患。因此,冬天戴一頂保暖的帽子是必不可少的,尤其是在外出時。機車族也能將安全帽換成全罩式,預防耳朵受寒。 2.身體保暖 身體保暖方面,內衣可選用分量輕、蓬鬆、保暖性強的羊毛、絲棉、羽絨等材料;服裝的衣領、袖口要採用封閉型結構,減少透氣性,增加保暖性。穿著以「洋蔥式」穿法為主,因為室外和室內的溫差可能極大,穿脫都較方便。 建議穿著方式(由內而外):衛生衣(發熱衣)+一般衣服或毛衣+輕羽絨外套+風衣外套,圍巾毛帽可視溫度隨意搭配。 3. 背部保暖 人體軀幹的正面比較不怕冷,易受寒的其實是背部;從頭部後前方的風池穴,往下到風門、肺俞這一段都算是上胸腔,不能受到風寒,背部保暖不好,則風寒會通過背部經脈而侵入人體使免疫功能下降,抗病能力減弱。建議可以多家件背心保暖。 4.腳部保暖 腳一旦受涼,便通過神經反射,引起上呼吸道粘膜的血管收縮,血液量減少,抗病能力下降,使人發生感冒或使哮喘、氣管炎、胃腸病等舊病復發。因此,冬天要保持鞋襪溫暖乾燥,經常洗曬。平時可多走動,或者熱水泡腳,用溫熱水燙腳後按摩腳心10分鐘,按摩湧泉穴(腳掌心),以增加血液循環,疏通經絡,有益於身體健康。 5.依個人體質保暖 保暖掌握大重點後,還可依個人體質做調整,例如手腳容易冰冷的人可以戴厚手套厚襪子禦寒,有過敏氣喘的人注意支氣管保暖,可以圍圍巾或戴口罩,有心血管疾病或中風過的人應戴頂帽子,以免觸冷空氣時腦部血管瞬間收縮不適。 蔬食伊甸園 編輯 健康小提示: 1.本文純為生活保健等健康資訊分享,非醫療單位經驗,內容僅供參考。 2.因個人體質與症狀不同,若您有相關問題,建議您諮詢專業醫師、藥師或營養師。 3.本文來源自網路、書籍等資訊整理,若有不適或疑慮,請來信告知,我們會盡快刪除。
文章標籤

supremelod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相片:【3招維持健康體溫 打造易瘦體質】 體溫對身體有多重要,你知道嗎?現在洋溢著幸福的林依晨,剛出道的時候臉上還有嬰兒肥,現在擁有漂亮的鵝蛋臉,全靠「體溫減重法」來達到完美身材!現在很多人工作忙、壓力大,沒時間運動,每天待在冷氣房,都會讓身體的體溫偏低,當體溫低於36.7℃時,身體的基礎代謝率也會跟著降低,想要減重卻怎麼減都瘦不下來。 ◎體溫與代謝有關係 人體攝取食物後,經過消化吸收後產生熱量,幫助身體維持在36.7-37.5℃之間,當身體在這個健康的體溫狀態時,能夠維持身體正常的運作,身體的新陳代謝也維持在正常的狀態,每天攝取的食物都能夠被完全消化吸收,就不容易囤積多餘的脂肪。根據研究指出,人體在36.7℃時,是體內代謝率最高的溫度,身體的代謝與消耗脂肪的速度也會加快。 ◎維持體溫打造易瘦體質 人體隨著年紀增長會不斷老化,基礎代謝率會變慢,而現在人工作忙碌,抽不出運動的時間,又每天待在冷氣房,喝冰品、冷飲等冰涼的食物,都會讓身體的體溫愈來愈低,大家千萬別小看0.5℃的體溫變化,對身體來說都是造成新陳代謝變慢的主要原因。 人體每天透過基礎代謝率會消耗大部分的熱量,這些熱量大多消耗在維持呼吸、心跳、氧氣運送等體內細胞功能運作需要的熱量,假如你的基礎代謝率1000大卡,即使今天躺在床上一整天,沒有做任何運動,一樣會消耗1200大卡的熱量。如果基礎代謝率降低,即使每天少吃,還是很容易發胖,因為基礎代謝率佔了熱量消耗的60-70%。 1)冷熱食物均衡吃 現在很多人追求養生,常常會自己做蔬果汁、生菜來養生,建議大家,追求養生的同時,也要飲食均衡喔!不要一整天都只吃生菜沙拉、喝果汁,這些低於體溫的食物,很容易讓身體的體溫降低。因此,還是要搭配五穀飯、紅豆、芝麻等溫熱的食物,才能維持健康的體溫。 2)少吃冰品冷飲 現在很夯的霜淇淋,各個連鎖超商不斷推出新口味,吸引大家嚐鮮,再加上每天喝1-2杯冷飲消暑、解嘴饞,如果只是偶爾放鬆嚐鮮一下,身體還有能力維持健康的體溫,但是如果長時間且大量的吃冰、喝飲料,身體就會吃不消,就像炭火太旺的時候,我們會淋一點水,此時炭火還能維持熱度加熱食物,如果一次大量的淋很多水,炭火馬上就被熄滅了,大家還是不要吃太多冰,以免讓體溫低於健康體溫。 3)隨時動一動 現在人運動時間很少,因此應該把握每天可以活動的機會,可以多走就走,可以有機會動就動,把車子停遠一點,把握走路的機會、多喝水增加上廁所機會、倒茶水、送文件、整理環境等都是很簡單讓身體活動的方式。其實,養生的運動方式也不推廣劇烈運動,因此只需讓身體動起來,就會比一整天都不動好太多了。 健康小提示: 1.本文純為生活保健等健康資訊分享,非醫療單位經驗,內容僅供參考。 2.因個人體質與症狀不同,若您有相關問題,建議您諮詢專業醫師、藥師或營養師。 3.本文來源自網路、書籍等資訊整理,若有不適或疑慮,請來信告知,我們會盡快刪除。 光量生技-蔬食伊甸園 編輯 參考資料:楊氏診所、華人健康網

supremelod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相片:【天氣變化大,注意免疫力保養】 台灣各地天氣變化大,早晚溫差還可能差到10度,白天出門穿短褲還覺得熱,晚上回家卻冷颼颼,這樣的氣溫下如何預防感冒呢?注意保暖,保養身體的免疫力,搭配飲食等等皆能預防感冒。 1. 認識體質補對食物 1).偏虛寒的體質:四肢寒冷多為表面抵抗力較不夠、氣血循環較差,如果加上感冒偏咳、痰白清稀,吃寒性食物症狀就加重的人屬於這種體質。 2). 偏熱體質:感冒後發熱、發燒,身體發炎明顯且口乾舌燥,還會頭暈、頭重,血壓飆高的人屬於偏熱體質。 3.)冷熱夾雜的體質:許多人屬於此種體質,大多會隨著季節、身體狀況的改變而出現不同,建議進補前先由專業醫師判斷。 2. 配合天氣變化進補 根據中央氣象局預估,今年大陸冷氣團偏南,乾空氣影響台灣,這個冬天將既乾又冷,議補冬食材和藥材如下 1.) 薑:具有擴張微血管的效果,中醫認為是發散鼓動身體陽氣向外表,是大多數人都可以接受的食材,不過吃得過多,氣會散掉,應適可而止。 2.)木耳:有豐富膠質,能潤肺,有益關節活動。 3.)山藥:健脾胃,可以啟動氣的運轉,提升腸胃道整體抵抗力。 4.)百合:發揮安定效果,黨蔘與防風補氣增加抵抗力。 5.)紫蘇葉:能增加表面抵抗力與身體外表氣的運行 3. 均衡的飲食 各類食物都吃,不偏食、不過量,免疫功能就能維持正常,但若平時無法均衡飲食,可挑選優質的保健營養食品做適當的營養補給。 4. 適量攝取與免疫相關的營養素 1.) 高纖維主食:多吃五穀雜糧飯或雜糧麵包、全麥製品等,取代精製主食(白飯、白麵條、白吐司等)。 2.)天天五蔬果:多吃含有維他命A、B 群、C、E 及各種礦物質提供免疫系統正常運作的必要營養素。 3.)優質蛋白質:蛋白質嚴重缺乏的人,會使免疫細胞中的淋巴球數目大量減少,造成身體免疫機能下降,可多補充豆腐、大豆等蛋白質。 4.)抗氧化食物:葡萄、大蒜、蕃茄、花椰菜、洋蔥、莓果、綠茶等皆是優質的營養成份,可中和自由基,減少對健康的傷害。 5.)少吃不好的油脂:吃太多脂肪會抑制免疫功能,平時烹調的用油盡量選擇單元不飽和脂肪酸較多的油比較好,例如橄欖油,亞麻籽油。 5.補充足夠水份、少喝含糖飲料 每天6~8杯水,維持體內水份平衡,若身體缺水,免疫系統很難驅逐病菌,此時就容易感染疾病。並且減少喝糖分飲料,國外研究報告指出,吃下18~20 茶匙( 約100 公克) 的糖,白血球抵抗疾病的能力就減少50% 以上。 蔬食伊甸園編輯 參考資料:Cheers雜誌/華人健康網/39健康網 健康小提示: 1.本文純為生活保健等健康資訊分享,非醫療單位經驗,內容僅供參考。 2.因個人體質與症狀不同,若您有相關問題,建議您諮詢專業醫師、藥師或營養師。 3.本文來源自網路、書籍等資訊整理,若有不適或疑慮,請來信告知,我們會盡快刪除。

supremelod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相片:【廚房抹布好臭 3種天然清潔劑輕鬆除臭】 廚房的抹布每天都要用,擦拭吃東西掉落的食物、水、油漬等,因為抹布上沾染的東西不單純只是水,會有食物夾雜著油,這些東西很容易殘留在抹布上,即使用水清洗還是洗不乾淨,常常會讓抹布冒出陣陣的臭味,實在很困擾!雖然抹布要定期更換新的才乾淨衛生,但是如果抹布用沒多久就開始發臭,還是有簡單的方法可以清潔除臭的喔! 1)小蘇打 抹布擦拭的大多跟食物有關係,食物大多屬於「酸性」,最好的清潔方式就是「鹼」來綜合,小蘇打就是最簡單的清潔劑,不但可以將油污清洗乾淨,還能把抹布上難聞的味道消除。 ◎使用方法: 將抹布放在鍋子裡,加入適量的水把抹布覆蓋,加入適量的小蘇打,再開小火慢慢把水煮開,煮沸後將火關閉並靜置一個晚上,隔天用水洗淨即可。 2)醋 醋是煮菜很好的調味品,同時也是很天然的清潔劑喔!不但可以中和油污,輕鬆去除抹布上的污垢,還能有除臭的效果。 ◎使用方法: 將抹布放在鍋子裡,加入適量的水把抹布覆蓋,加入適量的白醋,再開小火慢慢把水煮開,煮沸後將火關閉並靜置一個晚上,隔天用水洗淨即可。 3)酵素 酵素分為蛋白質分解酵素、油脂分解酵素、纖維分解酵素,抹布擦拭的都是含有蛋白質、油的食物,因此使用酵素來清潔,可以快速分解殘留在抹布上的污垢,酵素也具有除臭的功效,是洗抹布很方便的好幫手。 ◎使用方法: 可以在家自己用果皮做酵素清潔劑,或是購買市面上含有蛋白質分解酵素、油脂分解酵素、纖維分解酵素這些酵素成份的清潔產品,直接將抹布浸泡20-30分鐘後,再用水洗淨即可讓抹布恢復原本乾淨無味的狀態。 健康小提示: 1.本文純為生活保健等健康資訊分享,非醫療單位經驗,內容僅供參考。 2.因個人體質與症狀不同,若您有相關問題,建議您諮詢專業醫師、藥師或營養師。 3.本文來源自網路、書籍等資訊整理,若有不適或疑慮,請來信告知,我們會盡快刪除。 光量生技-蔬食伊甸園 編輯

supremelod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相片:【關於伊波拉病毒,你不可不知】 伊波拉肆虐西非造成傳染病恐慌,對於地球村的時代,傳染病的傳播速度難以控制,全球皆高度關注,以下整裡關於伊波拉的病毒,多一分了解少一分恐慌。 1.什麼是伊波拉病毒感染? 伊波拉病毒感染是人及靈長類(猴子、大猩猩及黑猩猩)的一種嚴重致命疾病。伊波拉病毒首度發現於 1976 年,同時間爆發的兩起疫情,一起在剛果民主共和國,另一起在蘇丹的偏遠地區。伊波拉病毒的起源未知,但根據研究,果蝠可能是該病毒的天然宿主。 2.疾病的症狀? 伊波拉病毒感染後初期症狀包括突然出現高燒、嚴重倦怠、肌肉痛、頭痛與咽喉痛等,接著出現嘔吐、腹瀉、腹痛、皮膚斑點狀丘疹與出血現象。重症者常伴有肝臟受損、腎衰竭、中樞神經損傷、休克併發多重器官衰竭,個案死亡率可高達九成。實驗室檢驗則發現白血球、血小板降低、凝血功能異常與肝功能指數上升。 **潛伏期為 2 到 21 天,感染者在尚未出現症狀之前並不具傳染力。** 3. 疾病疫區 2014 年伊波拉病毒感染病例,絕大多數分布於西非地區以幾內亞、賴比瑞亞、獅子山病例數較多,其次為奈及利亞。 4.潛伏期 2~21天,平均為4~10天 5.發病症狀: 其初期症狀為突然出現高燒、嚴重倦怠、肌肉痛、頭痛等,接著出現嘔吐、腹瀉、腹痛、皮膚斑點狀丘疹與出血現象。重症者常伴有肝臟受損、腎衰竭、中樞神經損傷、休克併發多重器官衰竭。實驗室檢驗則發現白血球、血小板降低、凝血功能異常與肝功能指數上升。個案死亡率可高達9成。 6.預防方法 (1)在流行地區,避免接觸或食用果蝠、猿猴等野生動物。食用肉類前應煮熟。 (2)避免直接接觸被感染者之血液、分泌物、器官、精液或可能被污染的環境。如需照顧病患則應配戴手套及合適之個人防護裝備。男性病患於康復後三個月內,精液仍可能帶有病毒,故男性病患於這段時間應避免性行為,或使用保險套。病患屍體應於24小時內入殮並火化。 (3)因疾病初期症狀較不具專一性,醫護人員照護所有病患需提高警覺並配戴標準防護配備,實施感染控制措施,包括洗手、呼吸道衛生、避免體液噴濺等。如近距離(一公尺內)照顧疑似或確定個案時,則應穿著連身型防護衣並配戴N95口罩等高規格個人防護裝備(配戴護目鏡、隔離袍與手套等),避免直接接觸病患之血液及體液。 (4)遠離感染來源,以降低旅遊受感染的可能性,請配合:(1)避免接觸或食用高危險性野生動物包括果蝠、黑猩猩、大猩猩、猴、森林羚羊與豪豬等,(2)避免直接接觸人或動物的屍體,以及(3)避免與極可能感染者或曾暴露於疫區不適者有密切直接或間接接 觸。 (5)落實個人良好衛生習慣:經常以肥皂洗手,以保持雙手清潔,特別在接觸眼、鼻及口前應洗手;打噴嚏或咳嗽時應用紙巾遮掩口鼻,用過的衛生紙需妥善棄置並養成咳嗽戴口罩等衛生習慣。如需前往人潮密集地點,可配戴口罩。 (6)若出現高燒、嚴重倦怠、肌肉痛、頭痛及咽喉痛等症狀,接著出現嘔吐、腹瀉、皮膚斑點狀丘疹與出血現象,請配戴口罩,並立刻立即就醫處理。 7.治療方法 無特定或標準治療方法,以支持性療法為主,包括病患體液及電解質平衡、維持血壓及氧氣狀況、補充失血和凝血因子、併發性感染的治療等。 8.就醫資訊 民眾應盡量避免前往幾內亞、賴比瑞亞、獅子山等疫區,民眾自疫區返國後21天內,應自主健康管理,如出現有發燒、嘔吐、腹瀉、皮膚出疹等不適症狀撥打國內免付費防疫專線1922(或0800-001922)洽詢並協助就醫,並主動告知醫師旅遊史及接觸史。照護人員應做適當防護,並進行健康監測,注意是否出現相關症狀,直至接觸後21天為止。 9.預防接種: 伊波拉病毒感染目前尚無有效可施打之疫苗。世界衛生組織(WHO) 21日宣佈,首批伊波拉疫苗將在今後兩週內開始投入臨床試驗,如進展順利,疫苗將可望在2015年的頭幾個月提供給受到伊波拉困擾的西非地區。 <伊波拉病毒的真相:CNN製作 > http://vimeo.com/109889975 蔬食伊甸園整理 參考資料: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/新頭殼newtalk/CNN

supremelod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20141021-B  

每個月一次的生理期是女性的好朋友,女性可以好好利用生理期來排毒、調整體質等。但不少女性每個月受生理痛折磨,造成生理痛的原因可能是原發性或是續發性的,常見症狀包括腹部疼痛或悶痛、腰背或腿部不適、頭痛、頭暈、噁心、嘔吐、腹瀉、便祕、心跳加速、流汗等症狀。平常我們的一些不好的飲食及生活習慣,都可能是造成經痛的原因,像是吃冰、壓力、常緊張、睡眠不足、作息不正常等。

文章標籤

supremelod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«12